我院组织开展2010年全省
“爱眼日”宣传活动
根据临床市卫生局转发省卫生局关于开展2010年全省“爱眼日”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院围绕活动主题“关注贫困人口眼健康,百万工程送光明”,同时医院结合“亮睛工程”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1、组织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杨克功等医师到云县大寨乡开展白内障病人筛查,同时进行眼科疾病的义诊,发放亮睛工程宣传材料30张,其它的健康宣传材料580份。
2、在医院网站(http://www.lcrmyy.cn/)做了白内障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
宣传内容如下:
全国爱眼日的来历
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
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白内障的相关知识
一、 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眼睛内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了视力。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而后渐加重,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在世界范围内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病因。据我国调查的结果,白内障也是我国引起失明的最主要的眼病。
二、 白内障的病因
引起白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外伤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等有比较明显的病因外,白内障形成过程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情况相当复杂。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与年龄老化、紫外线长期过度照射、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等有关。在我国经调查证实,高原地区以及阳光辐射较多的地区,白内障的发病率相对增高。另外,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半乳糖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都可引起白内障。
三、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时机
由于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过去白内障必须等到完全“成熟”,患眼看不见时才能手术,病人需要长期忍受低视力的烦恼与痛苦,时至今日,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创新与改进,医疗技术进展,尤其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应用与开展,使白内障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均大为提高,病由于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过去白内障必须等到完全“成熟”,患眼看不见时才能手术,病人需要长期忍受低视力的烦恼与痛苦,时至今日,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创新与改进,医疗技术进展,尤其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应用与开展,使白内障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均大为提高,病人无需再等到完全失明时才做手术,而是当白内障其他治疗无效又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时,便可接受手术。而且早做手术,对有经验的医生来说,手术风险并不增加。对不同的病人来说,接受手术的早晚时机,可有较大的不同。对一个从事精细工作、需要较多视力的人,可以早些手术。目前在发达国家患眼视力在0.5接受手术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我国有这样要求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对一个不要求较高视力的人,可以等到视力较差时手术也未尝不可。总之何时接受手术治疗,必须从病人的实际要求出发,医患双方商量,以确定手术时机。
此外,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对术后患者视力恢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医院,患者在手术之前必须进行眼A超及角膜曲率的测定,精确计算人工晶体度数,只有在手术中植入了合适的人工晶体,才能在术后获得好的视力。
总之,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从实际出发,让病人早日摆脱白内障造成的痛苦,使病人及时看到一个明亮清澈的世界已成为现实。
科教科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