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詹姆斯拍摄了这样一张照片:在一夜的外科手术后,精疲力竭的医生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监护仪,这些仪器反映着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预示着病情的发展。而他的一位同事正在角落里打着盹。这张照片把医生职业的科学、严谨、风险、奉献和责任反映得淋漓尽致,所以照片享誉全球,多次获奖,并使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SARS使医生这个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用自己的操守、职业道德和生命,换回了他们应有的尊严和尊重,也引发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整个社会对医生这个职业的重新思考:医生,究竞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医生: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
人类和疾病同时诞生,有了疾病人类就要与它抗争,其过程和结果产生了医学和医生。由于科学的原因,在很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疾病面前常常束手无策,因此凡是能对疾病有一点干预能力的人(即后来及现在的医生)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尊敬并长达数千年。“华佗再世”,“杏林春暖”,“妙手回春”,“健康卫士”,“白衣天使”,直至抗击SARS时“中华民族的脊梁”,“最可爱的人”。人世间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职业享受过这么多、这么高的赞誉。
多少年来,白大挂,白帽子,白口罩,职业的标志,天使的象征。“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在宇宙回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与日月同辉。呱呱坠地的婴儿将新生的哭声献给了白衣战士,耄耄老人带着幸福的微笑向白衣战士告别。痛苦在白衣战士面前变成了欢乐,凋谢的花瓣在白衣战士面前又绽放出绚丽的色彩。SARS肆虐,又是白衣战士挺身而出,临危不惧,直命生死。“最可爱的人”,当之无愧;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理当然耳。
医生:世界上最艰难的职业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医学前辈张孝骞对医生职业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的至理名言。其中既有责任的内涵,也是风险和艰难的表述。“从医几十年,可以说是一路从艰难中走出来的,没有一次次的失败,就没有今天的成功”。这是许多医生的切身体验。
人类对突入其来的SARS知之不多,而医务工作者崇高的表现和随时都有被感染甚至以身殉职的报道,人们对医生极至颂扬。其实,医生这个群体总体素质是优秀的,并且是一如既往如此而非“突入其来”。医生这个职业是世界上最艰难的职业,是必须要有人去从事乃至献身、奋斗终生的职业。不要说SARS、癌症、艾滋病,就是流感,医生能为病人提供的也只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面对一生才有一次的生命,我们应该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也就是说,对疾病的救治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成功,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有一个著名的火柴理论:父亲要孩子去买火柴,临去前反复叮嘱他一定要买能划得着的火柴。孩子带回来一盒全都点过的火柴,并骄傲地说:“我都试过了,都能点着!”父亲既好气又好笑,只好叫孩子重买一盒。火柴点过了可以再买,而人的生命一经燃尽,就不能死而复生了。
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没有失败,而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医生这个职业是不能失败,不允许失败的,并且医生对此是明白的,却明之不可为而为之。要一个人从事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职业,那肯定是世界上最艰难的职业了。
医生: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职业
在医学工作中,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从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到无国界医生,最先提出SARS的意大利人卡罗·乌尔巴尼,再到这次抗击SARS中献身的众多同仁们,既让我们激动不已、热血沸腾,也让我们痛心疾首、感慨万分。
医生这个职业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既和我们常与一些传染病是“亲密”、“零距离”接触,感染机会远远高于其他职业有关,也和医生需要勇于献身、执着追求、忘我工作、废寝忘食有关。古今中外,不少医生就是长眠在他们所热爱和倾心的岗位上的。美国一个资料显示,医生的平均寿命足比其它职业少十年!
然而,更让人无法理解和承受的是医生倒在他们精心医治、付出心血的病人的屠刀之下。8月12日福建中医院,一位年仅50岁的教授、博士被患者杀害;几年前湖南省一著名血液病学专家被他曾多次救治过的一个病人连捅数十刀而丧生;重庆市一医院眼科被一位他们曾诊治过的病人施以恐怖手段,致使包括护士长在内数人伤亡;不久前,武汉市一患者残忍地将诊治过他的两位医务人员刺死,四位刺伤。这几年,全国有多少家医院被砸,多少医务人员被打,下跪,甚至致残致死简直无法统计。三国名医华佗的被害,同样向世人昭示:医生,是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职业。
医生: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职业
曾几何时,悬壶济世,普救众生的医生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白衣天使又变成了“白眼狼”。这固然和人们斜视、偏见、媒体炒作、舆论误导和社会风尚有关,医疗队伍里也确实存在与职业道德格格不如的人和事,这些不争的人和事是怒其不争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有的医务人员不珍惜自己崇高的职业和形象,没有应有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医生这个职业又是哀其不幸的一个职业。读书时是最苦的专业,工作后看病人,查病房,开医嘱,写病历;护士扫床叠被,打针发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面对的是痛苦的面容,绝望的呻呤,颤栗的心跳,游丝的呼吸,枯燥乏味,无奈无助。提前上班,推后下班,放下饭碗抢救病人,半夜起来出诊,没有星期天,不知节假日,上不能孝父母,下不能管儿女。开刀的不如卖肉的,看病的不如算命的。一个瞎子胡说乱讲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还不可能被打、被骂、被告,而一个主任医师看一个病人就几元钱,这还不是他个人的。医生的职业价值不能得到合理体现,职业风险却越来越大,小则纠纷,大则官司,致使不少医学精英或流向国外,或另择他业。医生尝尽了职业的酸酸辣辣,苦苦涩涩,不让自己的后辈再当医生;后辈因为对医生职业太了解,打死也不学医当医生。凡此种种,何其不幸也!医生不幸,医学不幸,人类不幸!
医生:和患者心贴心的职业
“患”是个痛苦的字眼,但当他和“医”联在一起时,就有温馨的内涵:医生给患者看病,两颗心连在了一起。医生这个职业如果没有患者,没有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是一具苍白的躯壳。SARS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在医院被隔离封院的情况下,还给常年联系的700多位患者发信,提醒他们应注意些什么;不少患者也打电话给医生,嘱他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医生与患者心贴着心,在非常时期使医患关系得到了升华。当然,这种职业精神,在平淡的日子里同样存在,更弥足珍贵。
医生:与危险和压力相伴的职业
“世界各地的非典病例报告中,医务人员占到了20%—30%。说实在的,20年前在我选择医学专业时,只知道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而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实际上也是选择了危险和牺牲”。
这是抗击SARS的一位医生日记中的一段话。其实,医学随时都与危险和风险相伴,只不过SARS让这种职业危险和风险更集中地暴露出来了。几十种传染病被传染的可能性远比非医生的职业高,日常工作中还有许多可知不可知的危险因素与医生职业如影相随,如放射性损伤,化学毒物损伤,血液暴露,针刺伤刀划伤以及精神病人、罪犯、吸毒人员及酗酒人员的他伤等。危险无处不在,压力无时不有。
医学工作的不可全知性、不可速达性和高度专一性,给医学工作者带来 了巨大的挑战和增加了工作的艰巨性,同时也增加了这个领域的风险,非医生这个职业是很难体会的。SARS使医学的这些特点让世人有了一些理性的了解,这是医务工作者用汗水、智慧、生命完成的一次对医学科学的共同体验,这种体验对世人的彰显,任何语言都不能达到。
医生:付出很多,伤心很多的职业
“不为良相,宁为良医”。从古至今这是许多人的向往和追求,但目前“良医”却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付出很多而又伤心很多是其中的一个理由。
医生的付出是难以言尽的,而他们又有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最主要的是执业环境的险恶和不能被理解,甚至还被误解,乃至隔阂、敌视,所以医生的伤心是很无奈的,也是很必然的。
一个工人修理了一千台机器,有一台修坏了,这个工人是不会被打,被告和坐牢。但医生只要在成千上万的工作中有那么一次失误就可能被打,被告甚至坐牢。人不比机器,但其中的道理是相似的,何况复杂性和艰难性人和机器根本无法相比。
医生:需要永无止境学习的职业
“行万里路,谈万卷书”。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在知识领域,医学是最复杂,涵盖面最广,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需要医生对学习的追求永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是医生职业最真实的写照。许多有成就的医生,读书、写文章、研究已经成了人生的一部分,并且是重要的一部分。一位著名专家说过:“一个医生应当争取能在自己身上体现出当代医学的水平,也就是说你看过的病人能活的都活了,能好的都好了;活不了的,不是你无能,而是当代医学无能。也许,这种境界不可能完全达到但却是我们努力的目的和方向”。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朝这样的方向前进,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永无止境地学习。
医生:尊重和关爱生命的职业
医生的责任是实行人道主义,千方百计解除患者的不适和痛苦,千方百计将那些即将丧失的保贵生命留在人间。要履行这种责任和使命,需要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精湛的技术,需要有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这个尊重和关爱的具体表现是医生既要治病,更要见人,以人为本。疾病是生命遭到破坏甚至毁灭的表现,也是连接医患双方的纽带,但他们是截然不同的双方,要通过“疾病”这个纽带加强沟通,通过“角色互动”、“换位思考”、“移情理解”等方式,使双方真正拥有一个共同世界。现代医学大大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但由于大量采用理化手段诊治,最大缺憾是医患关系越来越被物化,医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被淡化。这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距离,也是医生这个职业越来越需要给予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医生:最注重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职业
医生职业的伦理原则是:医患利益统一,患者利益居先;医疗数量质量统一,医疗质量居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社会效益居先;义利统一,信义声誉居先。
人们视服务生收取小费理所当然,视医生收红包为不道德行为,其区别就在于医本仁术而非一般的商业行为。世界上也许没有一个职业会像医生这样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仁是医学道德的灵魂。1941年毛泽东同志为延安中国医大的题词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更是一部内容深刻、全面的医生职业道德宣言。古今中外,对医生强调的是“无德者,非医也”。
医生:靠制度塑造形象的职业
医生的职业形象无论在何时何地何人面前都应该是一样的,但职业背后的体制问题和制度问题同样重要和必要。不同的医院可能有不同的制度,就可能有不同的医院形象和不同的医生形象。同样当医生,在不同的医院、环境,就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职业表现。
在目前这种院外环境和医院体制下,真正塑造医生职业形象,仅仅从个人角度来要求医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深层次的管理体制入手。目前对医生的管理是一种行政命令式的,或是简单地把其他行业的一些管理制度或方法用来要求医生,如宾馆式管理,空姐式服务等,都没有真正体现医疗行业的特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管理制度来塑造医生形象,是医生这个职业使然。
医生:神圣而不是神的职业
在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艰难学科,如太空技术太空。技术中的宇宙飞船上天前可以试验1000次,而一个病人的诊治对医生就那么不允许试验的一两次,要他们象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神那样“神”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患者总是不了解,不理解,以为现在的医学已尽善尽美,医院能包治百病,医生就是神。
著名专家头顶上的光环是耀眼绚丽的,但他们的艰辛和努力是常人不能想象和理解的。从学生到实习生,再到住院医、主治医、副主任医、主任医,一步一步走上来,步步充满汗水和艰辛。没有前期的患者乃至诊治失误,没有同行的协作支持和前辈的言传身教,任何人都到不了那“39级台阶”。
SARS使医患关系得以改善。以前由于医患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理解,患者及家属或是把医生当作神,或是处处怀疑、提防、苛刻,稍不如意和随心就告医生,告医院。这当然是患者及家属的权利,但是法律只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最低要求,这种要求对医生这个职业来说太低了。现实中的医生都会采取自卫性医疗,而医生的这种自我保护是无可指责的,因为他是在受法律保护的医疗原则、诊疗规范内诊治病人的。最终医学水平停留在了教科书上,受害的是医学事业、患者及家属。所以,医生职业神圣而不是神既是科学的现实,也是科学的需要、要求和结果。
(临沧市人民医院院长 查学安)